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纺织资讯 » 正文

棉花收储谨慎 政策利好发挥仍需时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10 16:21:55    浏览次数:112    评论:0
导读

工业库存低于同期水平,但企业补货不积极难以拉动棉价。后市下游纺织行业销售状况和成本转移仍是重点,只有疏通了下游,去年高成

工业库存低于同期水平,但企业补货不积极难以拉动棉价。后市下游纺织行业销售状况和成本转移仍是重点,只有疏通了下游,去年高成本的棉价才得以转移,同时拉动产业链顺畅。操作建议多看少做,保持偏空思路,区间19800-21000元之间震荡为主。

    11月郑棉行情稍淡,主要交易区间在20000—20500元之间。国家19800元的收储价无疑仍是现阶段支撑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尽管如此,增加的产量和宏观悲观的环境未给棉花(20420,-90.00,-0.44%)创造上行的持续动能,因此棉价表现为横盘震荡。技术指标显示,虽然是多头稍占优势,但也是谨慎为主,观望情绪甚浓。美棉方面,棉花价格也随着天气进入寒冬,甚至冬眠。欧债毒瘤不断扩散并继续主导美国股票和商品走势,对市场施加了不少压力。12月初虽然全球六大央行联合救市,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警惕心态较浓,对救市举措的效应持谨慎态度,利好作用恐怕只能是昙花一现。

    更坚实更持久的利好支撑自然要数国储政策。但短暂刺激容易发挥效应,却难持续;长期利好虽然更能给予市场信心,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长时间预热。从9月份开始采摘新棉至今,国内各主产棉区籽棉采摘工作已接近尾声,收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内地棉农看跌后市,交售逐渐积极,棉企收购量放大。 从启动收储至今,每日企业交储总量都不及国家计划收储量,但每日公布的国家日收储计划和库容都在不断扩大。目前,国家日公布计划收储10万吨出头,一般日成交量4-8万吨。计划收储的增大,显示出国家稳定棉市的决心,这对稳定市场预期有明显的作用。虽然截至12月1日,收储总量已经超过100万吨,约为我国棉花年消费量的十分之一。但每日的收储却未见明显放量,就算配合宏观的短期利好,交储企业也是平静对待。

    今年,纱布市场传统的“金九银十”行情彻底夭折,因销售转缓,市场库存压力增大。纺织企业普遍压缩产能,降价销货,加之正值新棉上市高峰期,棉花期现价格联动下滑。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1月份《中国棉花工业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8日,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100.1%,环比降低7.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比近三年平均水平提高1.8个百分点;库存为17.4天销售量,环比减少0.8天,同比增加9.2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3.4天。布的产销率为98.4%,环比降低10.6个百分点,同比降低2.6个百分点,比近三年平均水平降低2.9个百分点,库存为46.1天销售量,环比减少1天,同比增加21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0.2天。从今年4月开始,整个行业链难得的亮眼因素—纱产销率11月结束了连续近6个月的上涨而出现下跌。布的产销率变化与纱类似,也出现了拐点下降。

    从整年的库存水平来分析,2011年初,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月调查数据,棉花工业库存为111.6万吨,截至目前,工业库存较年初减少了约28.33万吨。对比往年,2007年11月工业库存118万吨、2008年同期98.5万吨、2009年88.2万吨、2010年103万吨。相对而言,正常年份年初工业库存与年末库存相差不大,有时候年末库存还呈现小增。但今年年末库存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且较年初减少较大。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今年企业消耗了库存之后,补货并不积极,企业对下游后市缺乏信心,不愿意囤积存货。这也凸显了纺织销售是目前制约棉价的一个相对重要因素。面对处于低位的库存水平,如果下游出现好转或者企业对后市信心增长,拉动的补货需求将对棉价中期走势起到关键的刺激作用,也是2011年值得留意的重点。
 
关键词: 棉花 价格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515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