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四川防治小麦条锈病800万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28 10:49:00    来源:媒体    浏览次数:199    评论:0
导读

    眼下正是小春粮食作物生长及防治各种生物灾害的关键时期。记者在四川一些粮食生产大县采访时了解到,眼下最让粮农揪心的,是大片麦田受到条锈病的威胁。为确保全省小春作物实现增产目标,目前全省各地已出动各类防治设备80多万台,防

    眼下正是小春粮食作物生长及防治各种生物灾害的关键时期。记者在四川一些粮食生产大县采访时了解到,眼下最让粮农揪心的,是大片麦田受到条锈病的威胁。为确保全省小春作物实现增产目标,目前全省各地已出动各类防治设备80多万台,防治小麦条锈病面积达800多万亩,使严重危害小麦产量的灾害蔓延势头得到基本遏制,小春丰产态势已初步显现。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负责人罗林明介绍,四川省农业植保部门按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原则建立并实施了以预防、预报、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会商制度,制定了重大生物灾害防治预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病虫害重点防治地区严密布防。各地植保部门还通过电视、布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对广大农民进行生物灾害预报、防治指导,使准确率超过90%的病虫害预报能及时进入农户家里,使全省96%以上的受灾粮田得到有效防治。  

    四川根据全省生物灾害防治网络提供的可靠预警,从去年小春秋播期就在全省1400万亩粮田中推广药剂拌种播种,规划并落实了条锈病综合治理示范区120万亩。今年入春以来,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及时发布小春主要病虫预报和防治警报,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发病区域,及时封锁中心病田。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滕彩元告诉记者,全省各地植保部门近年来还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生物灾害病源治理,探索长效治理机制。在全省70%的麦田和50%的稻田实行拌种、药浸等栽培技术,提高了农民防治生物灾害的能力,使全省病虫害防治面积与灾害发生面积基本相等,达到1.4亿亩,实际粮食损失降低到粮食总产量的1.7%以下。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20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