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时令水果如何卖个好价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2 13:48:46    浏览次数:112    评论:0
导读

蝉鸣荔红,今年夏季广东省的荔枝迎来丰收的大年,全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茂名市今年荔枝产量达到49万吨,比往年平均产量增加了近4成,

蝉鸣荔红,今年夏季广东省的荔枝迎来丰收的大年,全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茂名市今年荔枝产量达到49万吨,比往年平均产量增加了近4成,惠州、广州等荔枝产地也迎来了丰产。然而丰产并未给农民们带来多大的喜悦,由于荔枝品种集中上市,不少地方的荔枝出现了滞销。

“以往卖的好的品种像桂味、糯米糍这些田头收购价最高能到12元/斤,去年也有4~5元/斤,现在只卖到2元/斤。原料果一斤才7毛左右,采摘运输成本每斤要一块多,如果价格太低,摘得越多就亏得越多。”做了20多年水果生意的茂名市电白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波说道。

农产品电商+冷链配送

让水果走出去卖个好价钱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对于农产品来说,货好也要有人吆喝。

这个夏季,李运雄的荔枝搭上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班车走了出去。李运雄是广东省惠州市镇隆山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从事多年荔枝生产销售的他对水果滞销有自己的看法:“主要就是走不出去,我国就那么几个南方的省份产荔枝,整个国内市场来消化这些荔枝绰绰有余。如果能解决水果长途运输的保鲜问题,能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出去,就算产量多了也能卖上好价钱。”

利用手机微信和淘宝商城平台,山顶荔枝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山顶村”牌荔枝,还没采摘就已经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李应雄说道,通过物流公司的冷链配送,从树上摘下来的荔枝不到24个小时就可以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家里。“山顶村”牌的荔枝3公斤定价198元,价格并不便宜。即便这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声名依旧吸引了很多外地的顾客前来订购。今年,山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自产荔枝只有50吨,然而由于销售理想,合作社还从其他地方收购荔枝,“山顶村”牌荔枝的销售量达到了100吨。

眼下已经到了龙眼收获上市的季节,按照李运雄的预测,今年也是龙眼丰收的大年,产量将是往年的2~3倍。然而,已经掌握“走出去”策略的李运雄丝毫不担心即将到来的龙眼销售。“我们已经联系了两家北京的酒店,先免费给他们提供一、两百斤货,等到当地的消费者认可了他们就会稳定地从我们这里拿货。”李运雄说道。

和山顶荔枝专业合作社一样尝到农产品电商甜头的还有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我们从5月份就开始在网上预售荔枝,6月底采摘发货,仅十多天就发出去30多万箱,每箱荔枝都是5斤装售价138元。”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国富说道。由于销售渠道畅通,公司从农户手里收购的荔枝价格相对于今年的市场价格也较高,“只要质量在我们要求的范围之内,荔枝的收购价都能稳定在6元/斤。”

加工转换+产业升级

平抑市场波动的风险

同样是季节性特色农产品,广东省普宁市的青梅今年也遭遇了像荔枝一样丰产难丰收的尴尬。普宁市是我国青梅的重要产地,今年总产量5万多吨,比去年增产40%以上,但是每斤鲜果价格只有0.65元~0.8元每斤,而每斤鲜果的采摘成本就达到了0.5元甚至更多。果农们面临着“不卖亏、卖了更亏”的困境。

由于青梅味道较酸,不适合直接食用,需要通过加工成为腌制食品。虽然普宁有几十家青梅加工厂,然而大多数只能完成青梅的粗加工,真正能把青梅加工到符合超市上架标准的却只有一家,更别说大幅度提高本地的青梅的附加值。小而乱的产业格局使普宁这个原料供应地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的波动。

相关部门似乎也看到了普宁青梅产业的短板。今年4月份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在普宁调研的时候便指出,普宁的青梅产业要进一步转型升级。目前,普宁市正在筹建青梅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500亩,集优质青梅科研、加工、展销、观光为一体,实现当地青梅产业的转型换代。

面对今年荔枝价格的下行,除了拓宽销售渠道,茂名市电白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用了另外的办法抵抗风险。“我们今年60%的荔枝都加工出口到海外,所以受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大。”公司负责人林波表示。由于拥有水果出口机械化加工生产线和冷库,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水果通过加工直接出口或者是供应给国内比较大型的超市,销路非常稳定。“机械化生产方式太重要了。以包装为例,一个集装箱产品的包装如果都由人工来完成那成本需要三千块,而机械化包装成本则只需要六百块左右。”林波说道。

中牟西瓜:未产即销市场促销有新招

范亚旭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

七月的天气热的让人有点心急,午后一块冰冻的西瓜入口,能给大家带来几许清爽。而对于瓜农来说,西瓜丰收只是第一步,销售顺畅才能使他们脸上露出笑容。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西瓜种植户以及农业专家一探究竟。

高端品种提前上市咋挣钱就咋种

地处河南省中部的中牟县是西瓜种植大县之一,据了解,中牟县2014年西瓜生产总面积7.5万亩。

“今年种了5亩多地的大棚西瓜,每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今年的西瓜质量好还无公害,6月中旬就销售完了”。中牟县姚家镇罗宋村西瓜种植户王军虎告诉记者。据了解,王军虎种植的大棚晚熟品种西瓜在5月底开始上市。“90%的西瓜都是在家里田间地头被客商收购了,只有少量个头小的西瓜,才亲自去卖。”王军虎说。

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的洪爱玲有近20年的西瓜种植经验,从2007年她开始种植的吊蔓小西瓜,发现这种西瓜比较受市场欢迎,从2008年开始她把自己所有的地全部种成这种西瓜。

“今年种植了8亩的吊蔓小西瓜,每亩产西瓜1500个以上,每个西瓜2斤左右,售价在10元左右,这还都是别人找上门去瓜地里来买”。洪大姐说。

这么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洪大姐解释到:首先是选择的种植品种比较好,前期种子投入将近3万元钱,其次吊蔓种植的西瓜接收阳光照射充足,通风较好,生长出的瓜甜。

相关专家提醒,吊蔓小西瓜属于高档西瓜,由于洪爱玲经验丰富,客源固定,一般不存在销售问题,但瓜农不可盲目跟风。

品质优异 供货香港农户合作抱团闯市场

韩寺镇洪润瓜菜合作社理事长洪昆告诉记者:“在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我是西瓜经纪人,合作社成立后,就把农户的500亩西瓜集中起来种植,现在的西瓜成熟以后主要销往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地,销路总的来说比较广。”

“发往外地客商的西瓜,我们自己也要严把质量关,我们有验质员,会把达不到标准的西瓜挑出来。”洪昆说,“随着中牟西瓜名气大了,西瓜还未成熟,已经有瓜商预订了。”最让洪昆骄傲的是,销往深圳的商品瓜中,深圳客商通过重新挑选并打理包装,供给香港超市。

据了解合作社还在逐渐加大吊幔西瓜的种植面积,由小量销售的礼品瓜,转变为商品瓜大量销售。

“洪润瓜菜合作社种植的西瓜尽量与周边县市的西瓜在产出上不冲突,彼此错开销售季节都好卖,这也让社员不出村西瓜就能卖出好价钱。”洪昆说。

据洪昆介绍,洪润瓜菜合作社每年种植500亩西瓜,大棚西瓜270亩6月15日开始上市,陆地小弓棚230亩6月10日上市,西瓜每亩产量在6500-8000斤,每亩瓜农大概能收入七八千元。

陆地西瓜销售难农委帮着卖西瓜

相比之下,来自开封尉氏的瓜农高先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高先生个人种植10亩陆地西瓜,7月初开始上市,由于管理和西瓜挂果时天气干旱的原因,西瓜成熟后的品质一般,现在独自零售外卖,售价也偏低。

据中牟县农业部门相关专家介绍:一些农民收获后完全靠零售,总体效益不会太高;而一些农民种植的陆地西瓜是为了赶茬和套种,通过赶茬和套种的土地总体收益相对是增加的。

“到西瓜收获的季节我们每年也会联系外地的客商来西瓜种植区收购;并发放给瓜农前往郑州卖瓜的‘通行证’,方便瓜农去零售;在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中牟县还开通西瓜绿色通道和专用摊位,免收中牟瓜农的摊位费用,来方便瓜农售瓜。”中牟县农委园艺科副科长王素梅王素梅说。

走出“果多伤农”的怪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赵俊晔

6月份以来,粤西荔枝价跌滞销,部分成熟的荔枝因收购价不足摘果和运输费用被弃之枝头,丰收没有给农户带来期待的收益。荔枝滞销有集中上市、品质低下的直接原因,也反映了当前水果生产结构不够合理、产销衔接不够顺畅、产后加工链条偏短和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不足的问题。

回顾近年来的水果市场,香蕉、柑橘、龙眼、西瓜等均遭遇过结构性过剩导致的区域农产品滞销。我们也看到局部荔枝出现滞销卖难的同时,部分产地的荔枝行情依旧看好,实现了丰产亦丰收。从水果市场的内外部环境来看,水果产销衔接的理顺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新契机,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将不同措施有效整合将有助于摆脱“丰产不丰收”的魔咒。

面向新需求,优化生产供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供给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水果已不止于满足量的需求,而是从食品安全、品质、口味等提出了多方位的需求,这就要求水果生产必须面向市场新需求,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水果品质,使不同风味、不同熟期的水果有序上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农户的收益。优化供给要求在生产环节做好品种结构的种植引导和信息的监测、统计与发布工作,避免盲目跟风种植,推动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形成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应。

利用新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已成为水果销售的新亮点,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均为产销信息对接和交易达成提供了新途径。与田头销售、等客上门的传统销售模式相比,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的电子商务部分解决了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成本,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将电子商务与订单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强化品牌建设,在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打通生产与销售的通道,有助于实现水果的优质优价快速销售。

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收获期短、不耐贮存是多数时令水果的共性特点,也是导致滞销卖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在储藏、运输环节做好保鲜,延长销售期外,水果产后加工环节的同步发展也非常必要。罐头、果汁、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加工量的扩大,能及时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化解滞销风险,平衡市场供给。水果产业链条的有效延长,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主产区水果价格的部分“托市”,促进价格稳定;一方面可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新功能,挖掘增收潜力

水果产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借助其在休闲、教育和审美等方面的新功能,形成新的营销模式,能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农户增收。因地制宜,将水果采摘园与特色生态园区、乡村旅游等同步建设发展,通过采摘等类似的体验式营销模式,能够节省部分人工和运输费用,获得较高的水果销售价格;同时餐饮、旅游等周边服务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加收入。

开发新工具,规避价格风险

农产品价格保险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创新性金融工具,在生猪和蔬菜市场市场价格风险规避上已开展试点和应用。与传统的种植业保险相比,价格指数保险将农产品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事先约定的“价格”或“价格指数”作为是否出险和赔付的依据。时令水果上市期相对集中、贮存期短、价格涨跌频率高,产品特性和价格波动规律决定其比较适合开展价格保险,如能纳入价格保险范围,在价格大幅跌落时能部分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并稳定水果的生产供给。

 
关键词: 时令水果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424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