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大学生毕业在即,除了忙学校的毕业事宜,他们当前最迫切的事就是找工作了。据了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参加招聘会、托关系找熟人、通过网络求职……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家使出了各种招数。然而犯罪分子也是无孔不入,他们把目标投向了急于找工作的人群……他们曾经使过哪些招数,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上当?本报法律版将通过一系列案例为大家提醒、支招儿。
本想在吕梁市谋一份工作的王丽(化名),不想却落入骗子设下的连环圈套。在“高明”的骗术下,她关掉了手机,3个小时处于“联系不上”的状态。王丽的家人接到骗子电话后,以为女儿出了车祸,被骗去1万元“医药费”。
今年2月底,刚到吕梁市不久的王丽在小区里看到一则小广告:“××酒店招聘服务员若干名,月薪两千元……”王丽求职心切,当即电话联系对方。接电话的人自称是林经理,要求王丽带上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照片,第二天上午10时到一家咖啡店面试。
见面后,林经理对王丽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并让她填写一张登记表,上面有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等信息。面试结束后不久,王丽接到另一名酒店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已经被录用,下午3时到指定地点接受培训。王丽赶到时,房间里还有其他十几名应聘者,负责培训他们的人正是林经理。林经理表示为了保证课堂安静,要求所有人关闭手机,并统一放到她旁边的桌子上。
下午6时许,培训结束后,王丽刚开机,就接到母亲的电话,焦急地询问她有没有事。一头雾水的王丽一问才知道,原来当日下午,一个自称“吕梁交警队民警”的人打电话给家里,说王丽出了车祸在医院,需要赶紧寄1万元医药费。王丽的父母半信半疑,立即拨打女儿手机,可是一直关机。他们担心女儿真的出事了,急忙回拨该男子的电话。这名男子为了证明自己,准确无误地说出王丽身份证上的信息,还让“主治医生”在电话中介绍了女儿的病情。王丽的父母信以为真,就把钱汇了过去,并立即驱车赶往吕梁。
王丽意识到这场招聘有问题,不死心的她立即给林经理打电话,对方一直关机。她打车赶到了自己应聘的这家酒店,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最近并没有招人。王丽一听,立即报警求助。
办案民警提示:
在街头、公交车站等人口密集区,常常张贴着一些招工小广告,求职者一定要仔细核实真伪,避免上当受骗。正常情况下,面试地点会设在招聘公司内部,如果是在其他场所,如KTV、咖啡店等,求职者需谨慎前往。如果应聘的是当地企业,应尽量实地考察,确认企业是否正规,是否正在招人,以及招聘者是否属于该企业员工。在填写应聘表格时,没必要留下家庭信息,尤其是联络电话等。骗子往往会利用虚假招聘套取求职者相关信息,从而实施诈骗。家人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