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子资讯 » 正文

中国每年进口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超5千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9 16:47:02    浏览次数:93    评论:0
导读

根据全世界各大仪表企业的动作,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仪器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除了产品的进一步提高外,工程和

根据全世界各大仪表企业的动作,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仪器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除了产品的进一步提高外,工程和项目集成技术、软件开发、应用和维修服务等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设备走上国际市场的舞台,并陆续加入国际化竞争的行列。整个 2013 年,仪器仪表行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表现较为强劲。为第三方检测市场带来了 160 余亿元的检测设备以及十万人的检测队伍。

数据显示, 2013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 4.16 万亿美元,经人民币汇率因素调整后同比增长 7.6%. 美国将在 2 月份发布其去年全年的贸易数据。不过,在 2013 年 1 月至 11 月里,美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3.57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现在基本已经肯定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整个 2013 年,仪器仪表行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表现较为强劲。在出口方面, 2013 年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电子测量仪器、试验机、实验分析仪器、医疗仪器等出口增幅均在 40% 以上,以往出口量不大的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子测量仪器等增幅分别高达 76.9% 和 104.5%. 在进口方面,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价值均超过 5 千亿人民币。

数字技术的出现把模拟仪器仪表的测量控制精度、灵敏度、速度及可靠性提高了几个量级,为实现测量控制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的引入,使仪器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别参量的测量转变成测量整个系统的特征参数,从单纯的接收、显示转变为控制、分析、处理、计算与显示输出,从用单个仪器进行测量转变成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90 年代,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是仪器仪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DSP 芯片的大量问世,使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大大加强;微型机的发展,使仪器仪表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像处理功能;现场总线技术是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各种现场自动化设备与其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 Internet 和 Intranet 技术也将进入控制领域。现代仪器仪表产品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跨学科的综合设计、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使它能更高速、更灵敏、更可靠、更简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对象的全方位信息。

便携式、手持式以至个性化仪器仪表大量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日益关注,检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品、食品质量的仪器仪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各种医疗仪器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科学仪器的现场化、实时在线化,特别是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警示仪器仪表将有较大发展。

国内仪器仪表技术应用现状及最新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现状门类齐全,有一定行业基础,在发展中国家,属上游,但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受体制、机制、经济及科技综合水平、管理、人才等条件的制约,企业多、散、弱,科技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有差距,市场出现高中档产品以三资和进口为主,中低档产品以中资企业为主的局面,而且由于市场规模、人力成本、行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一些量大、面广的产品将成为生产和出口的主力。

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等问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依然突出,用户反映强烈;重大工程项目产品成套率下降(由八五的 80% 下降到 50% 左右);高档产品主要被国外产品占领,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成套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系统及技术基本上依赖进口,中档产品面临强烈冲击,加入 WTO 后,形势更加严峻。

在行业整体结构上,专门从事对行业发展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及重大专项研究的力量薄弱而分散。由于行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包括软硬件)少,大部分重要产品的核心开发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多仍来源于国外。国际上早已普及的 CAD 、 CAT 、 CAM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表面贴装及柔性加工技术在行业尚未大面积使用。适合仪器仪表生产特点的专用、关键工艺技术掌握很少;生产组织、技术、经营以及人事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与产业特性严重不适应。

而且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负担重、高负债经营、自筹能力低、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这使得整体研发和改造投入比例偏低,大部分企业研发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 2% ,只有少数企业达到 5% ,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 先进仪器设备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349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