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小土豆期待转型“高大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3 11:05:02    浏览次数:160    评论:0
导读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依靠发展马铃薯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一颗小土豆如何撬起一个大产业,一个产业如何富裕一方人?日前,记者深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依靠发展马铃薯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一颗小土豆如何撬起一个大产业,一个产业如何富裕一方人?日前,记者深入我国优质马铃薯核心产区的定西市安定区进行探访。

  种薯扩繁,企业挑大梁

  在安定区香泉镇关门口村,镇政府驻村干部李建平刚刚组织发放完马铃薯良种。“镇上在统计农户种薯需求的基础上,调运优良品种6吨,加上群众自己购买、兑换,全村马铃薯种植全部实现了良种化。”李建平说。接过他的话题,该村四社农民杨录告诉记者,“马铃薯脱毒良种品质好、产量高,老百姓都认可。”

  香泉镇是区上确定的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由种薯企业一次性流转土地5000亩,集约化经营建设原原种和原薯扩繁基地。仅在关门口村,就有三家种薯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立了原原种扩繁基地。

  来到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香泉基地。该基地每天需要大量劳动力,按每人每天70元工价算,一年时间光付给农民务工费就在100万元以上。“就这样,农民还要算自己的账,有更好的来钱门路就不来了,用工紧张时还得从其它地方雇用劳动力。”他说。

  完善产业链,关键在“种子“

  近年来,安定区坚持走种薯产业化的路子,在城郊西川园区专门规划建设了种薯繁育区,已扶持建成马铃薯种薯企业17家,年可生产马铃薯原原种3.6亿粒,分别占全省、全国生产量的58%、36%。

  发展马铃薯产业,离不开科技助推。安定区不仅加快良种扩繁步伐,从源头上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在种植上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全区推行“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标准化种植模式。

  “黑膜种植马铃薯技术是定西旱作农业种植的‘二次革命’。”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安磊说,运用黑膜技术每亩能增加产量400公斤;遇到大旱之年,增产达800公斤。

  正是有了科技的支撑,马铃薯成了农民的“金豆豆”。2013年,该区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发力深加工,争夺话语权

  为了实现品牌营销,安定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性马铃薯节会;安定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被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列为陇薯品种马铃薯期货交易交割地和计价点;我国首个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落户安定区,这都为马铃薯销售搭建了平台。

  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出路在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目前,该区已建成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马铃薯系列产品生产线22条,马铃薯制品加工能力达32.5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

  坐落于马铃薯产业园巉口精深加工区内的定西蓝天淀粉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淀粉加工企业。马铃薯收购旺季,公司每天的马铃薯收购量就达3000吨,全市逾三分之一的小马铃薯被蓝天公司掌控。

  “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上浆就要用到变性淀粉。”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余说,一斤几毛钱的马铃薯,经过公司精深加工后,就可以卖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

  透过安定区看定西,全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眼下,贵州省威宁县的田野里,到处都是种植马铃薯的人们……威宁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马铃薯种植面积160万亩,年外销量110万吨。“威宁马铃薯一年的产量,够13亿中国人吃一天。”威宁人常这样自豪地说。

  贵州是全国马铃薯主产省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贵州许多农村的支柱产业。

  在纳雍县曙光乡万亩高产脱毒马铃薯基地,该县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像这样的好田好土,农民舍不得用来种土豆,主要用来种玉米和蔬菜。现在,通过脱毒马铃薯新薯种的大量引进,科技的应用,以及市场的不断开发,土豆的身价和亩产普遍增加,农民种土豆的积极性也变得高涨了。”

  岔冲村李家寨组农户李祥兴通过种植马铃薯走上了脱贫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家4口人,有土地3亩,因产量不高,只种2亩玉米,丢荒1亩,年收入为60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左右。政府推荐免费发脱毒马铃薯给他种后,由于产量高了,他把3亩土地全部种植脱毒马铃薯,去年收获马铃薯1万公斤,1公斤卖2.2元左右,单是马铃薯收入就达2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

  为了加速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自从加入到产业链中,我家种植的2万多斤马铃薯全部脱销,净赚7000多元。”双龙乡江林组村民马永红说,相关组织为我们提供脱毒种薯,产量高了,价钱升了,销路也不愁了。于是,一大批种植大户被催生,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而且还探索出了“种植大户+市场”的新型模式,带动一批新型农民的出现。

  马铃薯给农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年轻的小伙,在田间地头,把元宝似的马铃薯装上车,运往广州、海南等地,以扬眉吐气的姿态,与那些操普通话和方言腔的各地商家谈价签约……马铃薯正改变着大山深处农民的生活。

  “要利用马铃薯带动农民致富。”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说。

  刘福成认为,马铃薯为解决贵州农户温饱问题做出贡献,因此更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首先要实现马铃薯生产优质化、专用化,实现鲜薯周年上市,在此基础上发展加工业,围绕主要产区和集散地,积极引进省外、境外优质企业,采取租赁、收购、股份合作等形式,与现有加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转化率及产品增加值,同时健全物流体系,抓好市场流通。

  威宁经济开发区五里岗产业园内,一座标准的现代化淀粉加工厂巍然矗立。这就是投资5个亿、占地面积500亩、年加工马铃薯50万吨、年产值5.74亿元、年创利税5000万元的贵州玖圣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马铃薯—清洗输送—去石提升—粉碎分离—浓缩精制—气流干燥—成品包装”等一系列工艺进行加工研制,最终生产出各类薯产品。

  此外,威宁马铃薯与贵州玖圣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的“联姻”,已为当地农户带来4亿元收益。同时也带动当地种植、运输、金融等多业态发展。

  内蒙古一半面积的马铃薯都种在了乌兰察布市,该市正致力将马铃薯产业培育成当地的一个金字招牌。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已达40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占到全区马铃薯面积的50%,年可实现增加值12亿元,占种植业的50%以上。

  马铃薯种植业迅速发展依赖于政策扶持,依赖于市场需求,也依赖于技术进步。土地流转使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大型喷灌设施、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的大量装备,实现了马铃薯由传统耕作向现代化种植的转变;脱毒种薯技术的普及推广,使马铃薯品质不断提升,产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马铃薯比较效益走高,使马铃薯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良种繁育规模化、种植生产区域化、加工专用薯基地的现代化。

  目前,该市马铃薯年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企业有16家,产品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蛋白以及薯条等为主。但也逐渐暴露出马铃薯产业链条的缺失,即仓储能力的缺失。

  从2012年起,该市利用农业部农产品产后初加工项目启动政策,大力推进马铃薯储藏设施建设,共建成马铃薯储藏设施2000座,新增储藏能力11万吨。马铃薯储藏设施的不断完善,缓解了马铃薯贮藏设施简陋、储藏能力不足带来的产后烂薯、集中上市和薯贱伤农问题。

  种的多,储的好,还要卖的出。该市推进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和一体化物流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该市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特别是农业部将该市察右中旗乌素图产地批发市场做为试点,投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建设了现代化农产品保鲜库。目前已建成运营10栋保鲜库,解决了马铃薯原种、一级种薯等的储藏问题。

  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流通企业、连锁超市、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开展购销双向对接。通过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实现生产基地与消费终端的有效连接,带动农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畜产品。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农畜产品网上采购与销售,降低运营成本。

  推进马铃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是推进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方马铃薯批发市场和察右后旗北方马铃薯批发市场的巩固和完善,将这两个国家级的马铃薯批发市场建设成为硬件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马铃薯种薯产地批发市场、马铃薯专用薯和鲜食薯批发市场。

  声音

  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

  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有限、粮食生产者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选择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意义的优良作物品种,形成强势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是21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确定马铃薯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和培育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映良:

  提高马铃薯附加值,必须要在高端衍生产品上下功夫。用马铃薯制造变性淀粉,在食品工业、造纸业、制衣业等行业中用途广泛,且绿色、安全。希望国家能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给予更多扶持,提高高科技产品在产业经营中的应用,加速马铃薯产业科技转化的进程,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裁杨炳军:

  从马铃薯中可以提取胡萝卜素、花青素、食用纤维、蛋白质粉等副产品,仅胡萝卜素、花青素就各有上千亿元的市场前景。如果只是简单地种植、销售鲜食马铃薯,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是很低的。因此,加大对马铃薯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将农民拉入到更广泛的马铃薯产业链中,农民将普遍增收30-50%。

  短评

  向精深加工要增值空间

  买天

  从土地到餐桌,把鲜薯炒成土豆丝——在我国,大部分马铃薯“走”的都是这样一条简单的路径。反观欧美国家,所产马铃薯的近八成被精深加工升值。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鲜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因为种植相对粗放,单产并无优势;加之没有现代化的储藏设备和科学的储藏方法,每年损失马铃薯近30%,其余70%多被用于鲜食或者加工成粉丝、粉条及淀粉等简单副产品,使马铃薯增值空间被大幅压缩,综合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局限。

  近年来,西方快餐连锁店遍布国内,国际休闲食品企业加速抢占中国市场。肯德基80克土豆泥售价6元,而原料成本只需0.05元,经深加工后升值120倍。

  这些数据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而通过计算加工增值账,以下数据更让人吃惊。按我国马铃薯总产量2亿吨计,若将其中的60%用于深加工,平均每吨从1000元升值至5000元,升值额就是5000亿元。如此大的增加值,不仅对农民增收有益,而且更打开了马铃薯深加工的广阔天地。马铃薯副产品还将广泛用于化工、造纸、医药等行业。

  因此,提高我国马铃薯精深加工业发展水平,做强我们自己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已达5000多家,但却缺乏响当当的大企业,缺乏在国际上有话语权的大企业;我们不缺马铃薯种植基地,不缺马铃薯初加工企业,缺的是能让马铃薯身价倍增、给企业给农民带来巨大实惠的精深加工企业。在从“量”到“质”的转化中,如何让小土豆转型“高大上”,扩大增值空间,是我们下一步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土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270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