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纺织资讯 » 正文

纺织业遭遇“最难年”企业急盼棉花直补政策落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4 16:36:58    浏览次数:133    评论:0
导读

  对于大量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而言,2013年一年几乎就是在焦灼和盼望中度过的。  一家主营棉纱和针织染整布的企业负责

  对于大量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而言,2013年一年几乎就是在焦灼和盼望中度过的。

  一家主营棉纱和针织染整布的企业负责人说,从2013年上旬传出国家将试点棉花直补政策后就开始翘首以盼,“收储政策下的国内棉价太高,与国际棉花价格相差数千元,企业利润因此被严重压缩了,(通过直补)或许能让棉价回归到正常水平。”该负责人说。

  漫长的等待过程被该负责人称为“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原料成本高企、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纺织企业面临着出口继续受挫、内需持续不振的“腹背受敌”局面。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情况,2013年上半年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5%~90%,中型企业约65%,小企业停产、限产进一步加剧,开工率仅有30%。随之而来的还有库存的不断攀升,棉纱产品平均库存周转时间达到了20~30天。

  从近期出炉的纺织企业201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来看,倚重原料、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老牌企业纷纷出现业绩大幅跳水,仅吉林化纤一家便净亏损近4亿元,霞客环保、德棉股份的亏损额也分别达2亿元和6042.7万元。

  但另一方面,瞄准某一细分市场、积极开发新型材料的企业呈现出的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华孚色纺、嘉麟杰的净利润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增速均超过120%。

  2013年被称为纺织业史上的“最难年”。

  成本之殇

  上月月底公布的一则消息让整个纺织业都为之一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国家将在新疆正式启动棉花的目标补贴试点。

  华芳纺织一位高管将这一信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时难掩激动:“国内棉价之前一直有虚高的情况,直补意味着棉价将放开,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的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2010年到2011年初,我国棉花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初国内棉价尚不足16000元/吨,但此后便开始了一路飙升,到2010年3月棉花价格已达31000元每吨,同比涨幅近100%,但紧接着又出现了连续暴跌,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证棉农利益,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对棉花实行脱市收购,保障了国内棉花的价格。另一方面,国家对纺织企业实行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即要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须同时购买3吨国储棉。

  但这对已经连年处于增速下降态势的纺织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上述企业负责人对本报分析称,收储政策正式执行后,国内棉价一直保持在20000元/吨以上的水平,2013年的托市收购价为每吨20400元,大大高于国际市场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

  “人工、厂房这些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虽然压力增大,但还可以承受。而棉花这项原料占到了棉纺企业产品成本的70%,几乎就是企业的命门。而且企业产品还越来越不好卖。”上述负责人表示。

  以华芳纺织为例,其2011年纺织业务的毛利率一度低至-5%,此后虽经过调整有所回升,但也一直保持在2012年1.77%、2013年2.66%的低谷。德棉股份的情况则更为惨烈,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使其平均毛利率由2007年度的14.97%直线下跌至2009年的0.22%,原料价格的上升再为其补上致命一击,2011年的纺织业务毛利率跌至-1.63%的冰点。

  “当时就是量价齐跌,产品销量不好,卖掉也是亏钱。”德棉股份一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告诉记者,走过了2001~2008年的“黄金时期”,纺织企业普遍积累了大量产能,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了一个拐点,部分外销的产能开始转向国内市场,但2011之后内需增速也开始放缓。

  “一方面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被迅速摊薄;另一方面前几年积累了非常大的产能,到了释放期需求又跟不上了,库存问题开始出现。2013年是纺织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困难。”汪前进感慨。

  这也就不难理解棉花直补新政对纺织企业的意义所在了,正如上述华芳纺织高管所言:“企业不得不收购高价棉的时代或许快要结束,下一个发展的春天正在临近。”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去年就已将棉花产量占国内比重超过50%的新疆作为棉农直补政策的唯一试点区域。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在2014/2015棉季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暂定的棉花直补价格为380元/亩,折合每吨约3000元。目前,相关部门在操作细节、目标价格以及采用形式等方面尚存在争议。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佳嘉认为,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我国纺织产能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但产业转移造就产业升级而非行业的消亡。

  “纺织业将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加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应对成本上升,产品的设计、营销和高端产品的生产仍将留在国内。从企业来看,产业转移会促使纺织企业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定位于某个细分市场或者多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汪前进也表示,纺织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随着棉花政策的改变和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式,“注重转型升级的优势企业会越来越好,行业的两极化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纺织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186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