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正是稻谷上市旺季,市场供应充足,稻米市场本身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特别是东北粳稻供大于求状况突出,上市以来高开低走,疲态毕现,大有向南方市场扩散之势。
农产品价普遍回落
受市场供应增加和国家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回落。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11月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继续下行,截至11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收报183.86点,较10月末的186.40点继续下降。其中,肉禽、蛋类及蔬菜价格均连续下降,猪肉价格更在10月中旬之后接连出现环比大跌。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农产品价格也连续走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和来自海外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减轻,推动国内物价涨幅出现回落。市场普遍预测11月CPI将下破5%,高通胀的警报已基本解除。
目前,农产品价格回落的范围仍在扩大,早期的“蒜你狠”成了“蒜你贱”,去年狂涨的棉花今年也大幅下跌,从3月份的历史最高价30733元/吨急速下跌至8月份的19329元/吨。11月18日全国籽棉折算价为8300元/吨,比9月8日收储正式启动时低了390元/吨。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正逐渐向外蔓延,预计粮食市场也难以幸免,稻米市场做多信心或将受到打击。
农户售粮意愿增强
前期由于国内通胀形势较为严峻,物价持续上涨,农户惜售心理较重,新稻上市后普遍高开。但近期农户惜售心理已逐渐缓解,售粮意愿增加,稻谷上市量较前期明显增多,价格也有所回调,东北地区的粳稻价格更是普遍出现回落。
农户售粮意愿较前期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内稻谷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企业收购总体理性,往年“皇帝女儿不愁稼”的稻谷不再抢手,尤其是东北部分地区粳稻的收购客商更少,动摇了农户的惜售心理;二是随着年关的逼近,还贷和其他开支使得农户将稻谷变现的心理开始变得强烈;三是肉、蛋和棉花等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回落,使得农户对后期稻谷的看涨预期发生改变,落袋为安的心理将逐渐占据上风。
由于东北粳稻增产幅度较大,农户售粮心态也相对较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