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根据各个村子不同的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把它们划分了四个“圈”,通过对四个层次和几种模式的分类指导,最终将促进大兴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民主管理加强。在北京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中,这种规划先行的做法好。昨天,在大兴区“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建设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会”上,副市长牛有成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四个“新”。
据了解,早些年的京郊农村有资源,缺要素、有产业,缺布局,导致农民收入少,很多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由于没有规划,发展混乱。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本市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让农民成为最终受益者,由政府负主要职责,建设出具有四个“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于四个“新”的含义,牛有成做出了详细解释——“新理念”:既然是建设新农村就不能总是按照老套路发展,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突出集约、节约和循环的核心理念;“新产业”:让农民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这种靠天吃饭的一产收入方式,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先有事干,有了稳定收入,农民才能住得起楼房,交得起水电费和取暖费等;“新农民”,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培养出了新农民。要由政府带头,培养农民具备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思维方式,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让他们用上干净的水冲式厕所,喝上达标卫生水;“新机制”:市委、市政府不断研究、探索出了科学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多项新机制,如刘淇书记7进山区后,研究制定的生态林补偿机制,政府投资让4万多名靠山吃山的农民养山就业,拿上工资,成了生态林管护员,还有此后当上管水员、护路员的农民,都是受惠于政府的新机制。
牛有成对大兴区建设新农村不搞“一刀切”的思路和做法给予了肯定。据了解,大兴将全区526个村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对纳入北京中心城区和大兴、亦庄两个规划新城的76个村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撤制、转非、上楼为建设内容,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纳入中心镇区和规划为功能性建设用地的101个村庄,通过在中心镇建立产业基地,对周边其他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规划保留的247个中心村,在基础和公益事业设施建设工程中,利用村子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规划中将来准备撤并的102个村庄,将根据村庄体系规划进行撤并重组,逐渐向中心村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