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瓜果飘香的季节,在地处新余市人和乡蒙山脚下的果园内,记者见到了丁友生。一声“丁总”刚叫出口,他便连连摆手说:“笑话了,笑话了,还是叫我老丁自在些。”
在新余市,丁友生算是个名人。他的成名,缘于他身残志坚的创业精神。从一岁半患上小儿麻痹症起,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比别人更为曲折。高中毕业后多年行医,后又创办残友果园场,再发展成今天的蒙山实业有限公司。在丁友生的努力下,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地,如今变成了流金淌银的千亩优质果园,果园固定资产也达到了数百万元。
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丁友生关注的重点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增收问题。他说:“农民要靠信息致富、点子致富。现在有线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局限于节目播放的时段等原因,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农业节目及产品信息等难以随时传递给农民。因此,农村广播网络应尽快恢复加强。”
谈话中,老丁给记者“端”出了两件好事:一是今年的近300亩南方早熟梨销得早、卖得远,还未成熟,就有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商抢着预订,价钱也比去年涨了三成左右;二是他设想多年的“新余蜜橘科技示范园”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平地、开沟等前期工作已经开始。按照老丁的设想,3年建设期内,投资总额将达1000万元,将建成一个集果树科研、立体种养、观光旅游为一体,面积达1500亩的综合基地。10余分钟的车程后到达现场,只见山势连绵,推土机在山坡上来回奔忙,新翻的黄土散发着芬芳。老丁俯下身去,抓起一把泥土闻了闻,说:“土生金,地淌银,把土地侍弄好了,潜力还是很大的。”
在多年的奋力打拼中,老丁没有忘记周边的群众。他利用自己的果树栽培技术,带动100多户农民和10余名残疾青年办起了果园场,最高年收入可达10余万元。每年的全国助残日,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牵头组织一个残疾人座谈会,为“残友”鼓劲支招。当一批批外地读者从媒体获悉他的创业事迹、不远千里上门“取经”时,他总是热情相待,礼送出门。历经苦难不忘回报社会的感恩心态,成为丁友生身上最动人的品质。
人物链接:丁友生,新余市蒙山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儿时患小儿麻痹症致残。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乡行医多年。1995年创办残友果园场,后更名为蒙山实业有限公司。历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省十大创业先锋等多项荣誉,兼任省残疾人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新余市残联副主席、渝水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