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增。然而,严格来讲,印度的制造公司几乎没有能力成为任何产品领域的强有力竞争者。
在印度国内制造业宣布的较大的投资都是外国电子公司,包括诺基亚、Foxconn、三星和Sanmina SCI,这表明印度的公司对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投资非常不足。
跨国电子产品制造公司联盟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EMS) Alliance表示,其成员在印度的收入将在两年内从7.73亿美元增长到20亿美元。EMS表示正计划在印度建立大型制造基地,满足当地电子产品市场的需要。
LG和三星等南韩公司几年前进入印度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现在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占主导地位。在许多情况下,印度品牌已经完全消失了。
由于几乎没有印度公司对在电子产品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感兴趣,这些韩国公司和其他国际品牌占据了印度电子产品市场。Mirc Electronics是唯一和国外品牌竞争主要的本地公司。这家位于印度西部的公司的Onida品牌仍然在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EMS Alliance认为印度目前的电子产品产业规模为250亿美元,并将在今后两年内增加到700亿美元。 印度政府也意识到该国的电子产品制造潜力,不只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国人口的需要,也为了在国际信息、通信和娱乐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印度政府在最近的行业分析白皮书中承认,印度有潜力开发和制造电子产品硬件,然而,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硬件产业的成长与市场潜力不相符合。 今年初宣布的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制造鼓励政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这些障碍,但是这些变化只惠及新产品和超过2.5亿美元的投资。
戴尔主席Michael Dell今年初访问了印度,他表示戴尔有80多家供应商可能考虑在当地投资。但是他表示,只有印度政府调整关税结构并惠及制造业的情况下这才会发生。他透露,在印度,税负几乎占计算机价格的25%。戴尔在访问期间表示:“印度由于关税结构正失去投资。”
当地巨大的电子产品潜在需求受到对制造业的明显抑制的损害。Wipro计算系统集团副总裁Ashutosh Vaidya表示:“尽管产业增长迅速,仍然存在令人不安的因素,包括办理货物入市税需要的巨大的延缓、成本和文书工作。”
Wipro正增加计算机制造厂的制造能力,但是该公司却受到目前的问题的困扰。Vaidya表示,文书工作和迟缓是造成业务顺畅的障碍,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低效率和迟缓。
既然政府意识到电子产品制造业是获得突破的关键领域,情况有望改善。印度计划委员会已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来提供建议,并正在起草建议。根据政府的数据,2006到2007年间的消费电子生产接近50亿美元,比前一年约增加5亿美元,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电子产品硬件生产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