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密云20万亩玉米不打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12 09:36:00    来源:媒体    浏览次数:336    评论:0
导读

    30年累计繁育赤眼蜂2250亿头,防治农林害虫75万公顷,减少农药用量3150万吨,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6亿余公斤。据密云县植保站介绍,该县的二代玉米螟防治技术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连续30年来利用生物防治二代玉米螟,以虫治虫,20万亩玉

    30年累计繁育赤眼蜂2250亿头,防治农林害虫75万公顷,减少农药用量3150万吨,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6亿余公斤。据密云县植保站介绍,该县的二代玉米螟防治技术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连续30年来利用生物防治二代玉米螟,以虫治虫,20万亩玉米从未打过一滴农药。
 
    密云水库坐落在密云县中央,特殊的保水任务促使这个农业大县,重点发展以水源保护、生态维护、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开发为主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拥有20万亩玉米大田的这个县,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植保站的同时,就建起了赤眼蜂繁育厂。为保证北京饮用水源和密云生态环境少受农药污染,从1977年开始他们就利用赤眼蜂取代农药,彻底捕杀二代玉米螟,一直持续至今。
 
    在密云县植保站,站长史桂荣带领记者来到赤眼蜂繁育车间,指着一个装满白色小球的蜂袋说:“每个袋内有白色小球150粒,每粒小球内有繁育好的赤眼蜂成虫80多头,单个赤眼蜂人们用肉眼几乎难以看见。”史桂荣介绍说,玉米螟俗称“钻心虫”,玉米生长期内分三代,其中第二代对玉米危害最大,如果防治不及时,严重时可导致整株玉米枯死,可使玉米减产30%。最初,人们防治二代玉米螟大量使用农药,不仅防治效果差,还容易污染环境。如今,这个县已建起生物防治监测预报制度,一批情报监测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确定二代玉米螟高繁殖的具体日期后,迅速放蜂。赤眼蜂寻找到二代玉米螟虫卵后,马上寄生其中,直至将该虫卵卵汁吸干,再破壳而出,继续寻找新的目标。
 
    在田间地头,情报检测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每亩玉米一般只需放置一个蜂袋,成本才两三块钱,每人每天可成功放蜂500亩地;要是打农药每人每天才两三亩地,不仅成本高,还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污染了环境。据悉,农业部已在这个县建立了全国病虫区域测报站、全国重点生防站,成为本市乃至全国赤眼蜂繁放技术对外交流的窗口和繁育基地;30年来共接待37个国家、国内20多个省市的专家教授前来参观访问。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262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