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资讯 » 正文

增值肥成氮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4 08:55:02    浏览次数:71    评论:0
导读

满分企业网了解到近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在山东德州召开的全国增值化肥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上表示,传统化肥的

 名企在线网了解到

近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在山东德州召开的全国增值化肥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上表示,传统化肥的提质增效不仅是氮肥行业突破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国家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不可少的措施。由于增值化肥肥效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且生态环保效果明显,目前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可以预测,“十三五”期间,增值化肥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替代传统化肥。

增值肥在高压中诞生

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介绍,我国虽然以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但奇迹的背后是对农药、化肥的无节制使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业环境污染加重、耕地退化日趋严重。

据了解,目前我国化肥年均用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利用率仅为35%左右。未被农作物吸收的部分导致我国至少1300万~1600万公顷的耕地受到污染而退化,农业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正是基于这种生态环保高压态势,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国家环保部也迅速审议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200个土壤污染修复试验点,农田土壤坏境质量达标率控制在50%左右。

可以说,在这种大背景下,具有改良土壤、肥料增效和刺激作物生长作用的增值肥料应运而生,渐呈燎原之势,有望成为取代传统化肥的绿色、生态、环保新型肥料系统中的主力军。

肥企在转型中升级

据刘淑兰介绍,“十一五”以来,传统氮肥产品同质化严重,肥料利用率不高,需求受到影响,尤其尿素,近些年市场过度低迷,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陷入亏损的境地。当前产量过剩、环保压力等严峻形势,迫使氮肥行业不得不转型升级。

为此,国内不少氮肥企业迅速在传统化肥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河南骏化化肥公司于2014年7月牵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对锌腐酸高效增值肥料进行深度研发、规模化生产和全国大范围推广。据介绍,锌腐酸增值化肥是由中国农科院赵秉强研究员为首的肥料专家团队,经 10多年的时间研究,成功开发出的新型增值化肥,获得国家双发明专利。通过在全国17个省、12种作物、56个试验基地的试验效果来看,在玉米、小麦、水果和蔬菜等作物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增产抗旱能力,肥料利用率平均提升30%,平均亩增产近10%,且减少了化肥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在观摩会上,由河南骏化化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手推广的骏化锌腐酸增值肥料受到与会专家和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这种新型的增值肥料一面世就成了肥料市场的新宠。

开发以市场为导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增值化肥符合科学种田要求和国家政策,属农业发展刚性需求。由于增值肥料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各项生产指标和检测标准还未能完善。为此,顾宗勤提醒全国的氮肥生产企业和新型肥料生产企业:增值化肥要顺势而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增值化肥的发展步伐。一是各氮肥生产企业在搞好氮肥生产,满足新型肥料对单质氮肥的需求,积极参与测土配方肥的生产和推广使用。二是要重视新型肥料的技术创新,重视中量、微量元素的供给,由常规肥向高效化、功能化、液体化发展,实现肥料品种差异化,满足农业的不同需求。三是要本着科学精神和维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开发适应市场需求、肥效好、成本低、利用率高的新品种肥料。四是氮肥企业要主动与农科单位合作,积极参与新型肥料的研发和工艺的改进。五是有能力的氮肥企业还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新型化肥的标准制订,为企业正常生产、市场有效监管、农民放心使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 氮肥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653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