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男子被拐卖到异地16年 通过DNA比对找到父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11 09:50:11    浏览次数:71    评论:0
导读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3月初,内江市永安镇万家乡黄先生一家人迎来了新年最为惊喜的一件事,失散近16年的儿子黄凯在当地公安机关与公益

 据名企在线网了解

3月初,内江市永安镇万家乡黄先生一家人迎来了新年最为惊喜的一件事,失散近16年的儿子黄凯在当地公安机关与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的帮助下,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昨日,天府早报记者了解到,参与帮助黄凯的是成都铁路局成都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内江综合工区的一名普通职工。

红线这头

儿子黄凯

1999年,在内江家中走失多年来,生活在福建送血样到公安部门发布个人信息到网上

热心志愿者

一名普通铁路工人

牵起

团聚的红线

失踪多年,从福建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黄凯非常感激帮助他的志愿者,而这位一直以来积极走动联系的志愿者,是一名来自成都铁路局成都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内江综合工区的普通职工,他的名字叫唐明友。

唐明友在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全程参与了寻亲活动。从主动联系家属到带他们去公安局做DNA鉴定,再到“宝宝”丢失前的各项特征鉴别工作,都有他的身影,“最后实现了失散孩子顺利归家,真的替他们高兴。”唐明友说。

唐明友公益事迹,可以追溯到3年前。2012年3月,唐明友在公益群中将自己经常前往内六线沿线贫困山区送温暖的情况向群友们进行了宣传,并发起了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的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唐明友将募集来的4000余元现金和1500余件衣物全部捐给了内六线沿线贫困山区的儿童和农户。

1999年,在外务工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儿子

将血样信息录入公安部

全国打拐DNA样本库发布寻子信息到公益网站

父亲黄康年与母亲钟英

红线那头

16年前

儿子在家门口走丢了

1999年,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年仅5岁的黄凯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住在内江市市中区伏龙乡大湾村的家中。当年8月的一天,黄凯在家门前玩耍时失踪了,从此以后,父亲黄康年与母亲钟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据钟英回忆,黄凯的奶奶说孙子就在家门外面玩,没过一会儿就不见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近16年,回忆起当初儿子失踪时的情况,作为母亲的钟英还是无法释怀。

在儿子黄凯失踪的岁月里,黄康年夫妻俩拼了命地寻找儿子,从电视台,到去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夫妻俩把能用的办法都试过了,但依然没有获得任何有帮助的信息,回忆那一段时光,钟英说:“总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夫妻俩心里最大的一块心病。

16年后

DNA数据帮他们团聚

转眼间,近16年过去了,如今已经20岁的黄凯无意间发现了自己并非父母亲生,于是他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而在另一座城市里,黄康年和钟英夫妻俩依然在苦苦地找寻。原来,夫妻俩在当地公安局报了案,在报案的同时,黄康年的血样信息被采集并录入了公安部全国打拐DNA样本库。

在漫长的时间里,黄康年与钟英一直承受着失去儿子的痛苦与苦苦等待的煎熬,去年6月份,原本平时不太接触网络的两人在一个熟悉网络的亲友帮助下,将儿子黄凯的信息发布到了公益网站“宝贝回家”上,希望通过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找到儿子。而黄凯这边,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发布到了网络上并被网站志愿者发现,随后他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到医院采集了血样并将血样送到了公安部门。

2015年1月,血缘相系的两方人DNA数据比对成功,经过16年的漫长等待,黄康年一家在网站志愿者和公安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团聚了。

 
关键词: DNA比对 拐卖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601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