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资讯 » 正文

2014年磷复肥利润下滑 2015年应谨慎乐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05 08:38:53    浏览次数:94    评论:0
导读

满分企业网了解到,农村劳动力减少要求肥料控释化、减少施肥次数;水资源日趋紧张、设施农业要求肥料全水溶化;土壤、作物要求肥料专用化、复合化及具有改良土壤、保水等多种功能,所以这也为专用肥、控释肥、水溶肥等先新品提供了发展机遇。

 2014年,磷复肥行业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磷肥企业在产量增长、销售收入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原燃料、劳动力等成本不断攀升,利润却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磷复肥行业(含磷肥和复混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38.7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回落了0.6%;实现利润141.8亿元,同比增长9.3%,同比上升了5.1%。其中,磷肥行业利润仅有11.0亿元,同比下降22%,已连续三年大幅减少,销售利润率1.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复混肥由于原料供应充足,采购模式发生了变化,资金风险大幅下降,同时大企业加快了布点的步伐,挤占了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复混肥企业的利润普遍好于基础肥料生产企业,整个复混肥行业销售利润率3.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与此同时,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2014年,全行业亏损企业126家,同比下降11.9%;亏损企业亏损额24.3亿元,同比增长25%。

产量同比先降后升

据协会统计,2014年1-10月磷复肥总产量1448.9万吨P2O5,同比增长4.3%;上半年行业仍然延续了上年的颓势,需求不旺,产量下降;下半年在出口及复混肥消费的拉动下,磷酸一铵等产品产量出现了上升。国内市场供应量1176.3万吨P2O5,相比上年下降了30万吨,预计全年供应量仍高出农业实际需求200万吨左右。国际国内市场整体需求不旺,企业开工负荷不高,预计行业全年整体开工率72%左右。

产能过剩制约健康发展

经协会核实,截至2013年底,我国磷复肥生产能力已达到2350万吨/年P2O5,同比增长6.8%,产能过剩的情况进一步加剧。2014年1-10月,全国高浓度磷复肥产量1275万吨P2O5,在磷肥总产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88.0%,其中磷酸一铵受出口拉动和复混肥需求拉动,产量增长迅速;磷酸二铵由于原料价格坚挺而下游需求萎缩,产量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下降,重点企业亏损严重;虽然国内有生产许可证的复混肥企业已由高峰时的4400多家下降到3400多家,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企业由1100多家下降到700多家,但产能依然巨大,企业开工率普遍不高。

据名企在线网了解

2012年国内已有200万吨P2O5产量转化为潜在库存,2013年又新增了200万吨P2O5这两部分库存占全年消费量的1/3以上,今年总的供应量仍然超过了需求量。与此同时,在贵州、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区,伴随着新勘探开发磷矿资源的利用,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热度依旧高涨,还在投资新建或规划一些磷复肥项目。2013年在建的磷铵产能有80多万吨,规划新建磷铵产能超过200万吨。产能的快速扩张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明年应谨慎乐观

虽然2015年化肥出口关税全面放开,但由于行业发展依然存在问题,所以对明年的市场谨慎乐观。一是产能过剩严重,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产业集中度不高。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同质化竞争激烈。三是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大,运输成本、销售费用占比高,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另外,从国内市场看,有效需求不足、施用量减少;从国际形势看,摩洛哥、沙特、美国等迅速增长的产能主要针对中国的目标市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人才多管理好、质量和服务水平高、成本低的企业将会稳步发展而能耗、物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随着优惠政策的取消,资源和土地政策的变化,施肥量减少已经成为趋势。农村劳动力减少要求肥料控释化、减少施肥次数;水资源日趋紧张、设施农业要求肥料全水溶化;土壤、作物要求肥料专用化、复合化及具有改良土壤、保水等多种功能,所以这也为专用肥、控释肥、水溶肥等先新品提供了发展机遇。

 
关键词: 磷复肥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573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