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资讯 » 正文

山东地炼打响油品升级攻坚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6 08:55:54    浏览次数:133    评论:0
导读

满分企业网讯:根据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

 名企在线网讯:

根据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汽油,2015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油、柴油。刚刚颁发的《山东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要求做好国四车用柴油升级准备工作,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

面对这一紧迫任务,山东省地方炼油企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油品升级势在必行

据山东省石油化工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乔法兴介绍说,油品升级能显著降低车辆排放物中的含硫量,从而减少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而且,通过油品升级,提高油品标准,可以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炼油产能,推动炼油企业转型升级。

垦利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王全平说,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机动车排放污染相对于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经由2003年的3∶7上升到了现在的1∶1。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气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据统计,机动车排放标准每提升一个级别,机动车单车排放就减少30%~50%。

利华益集团副总经理魏玉东也表示,世界各国对油品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车用清洁燃料标准中的主要指标趋向一致。美国现行标准中硫含量不超过30ppm,将于2017年降低到不超过10ppm;欧洲和日本现行标准中硫含量不超过10ppm。据预测,到2015年底,全球消费的汽油、柴油中硫含量小于50ppm的清洁产品比例,将分别由2010年的64%、52%上升至84%和63%。因此,我国油品升级势在必行。

技术改造紧锣密鼓

“面对油品升级的迫切需求,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全力做好油品升级的准备工作。”金诚石化集团董事长周敬才说。

据周敬才介绍,2012年,金诚石化投产了国五汽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成为全国首家能够生产国五汽油的地炼企业,比国家拟定的升级计划提前了5年。2014年,金诚石化未雨绸缪,再次对部分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前3年具备生产国五柴油的能力,走在行业前列。

“公司相继实施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柴油加氢精制等炼油改造项目,产品质量达到国四、国五标准。企业正在实施年产200万吨重油加氢及油品质量升级等炼油结构优化升级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环保型全加氢流程和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加氢深度和产品档次,提高高清洁、环保型石油产品收率,在2016年汽柴油全面达到国五。”周敬才说。

和金诚石化一样,利华益集团近年来也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相继实施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改造、柴油加氢精制改造,基本满足国四、国五汽油和国四柴油的生产需要。

“由于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以催化裂化—延迟焦化为主线的脱碳型重油深加工流程,难以适应近年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燃料标准逐步提高的要求。为此,企业正在实施年产260万吨重油加氢及油品质量升级等炼油结构优化升级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环保型全加氢流程和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全厂加氢深度和产品档次,提高高清洁、环保型石油产品收率,在2015年提前全面达到国五汽柴油标准。”魏玉东说。

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山东地炼企业原料构成中,原油占24.4%,劣质重油占75.6%。劣质重油黏度高、密度大、出油率低,并且硫含量、残炭值、金属含量高。为满足成品油质量升级要求,需要对重油进行加氢预处理、催化重整,还要对汽柴油进行加氢精制,加工难度相对较大,并且汽煤柴油产率只有50%左右。这是目前制约油品升级的最主要瓶颈。”作为全国最大地炼企业,东明石化一位主管人员说。

而央企主要加工品质较好的管输原油,因此加氢负荷较小,加工难度相对较小,每吨原油的汽煤柴油产率达70%以上,比地方炼化企业产油率高20%。

同时,受成品油批发、零售政策以及加油站布局限制,地炼企业销售网络建设起步晚、空间小、不完善,70%的成品油以低于批发价150~300元的吨价销售给两大石化集团,很少能自行零售,大大压缩了地炼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对地炼企业实行技术封锁,国内先进技术不向地炼企业转让。例如目前中石化系统已经利用S-ZORB技术建设7套汽油加氢装置,率先完成装置改造升级,满足汽油国五标准的要求,而不少地炼企业加工装置只能满足汽油国四标准,也成为今后山东地炼企业升级的难关。

地炼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希望国家能够放松原油供给,为油品顺利升级提供保障。

“现在,原料油进口资质和使用资质没有放开,国内原料油进口主要由国有石油企业承担。民营企业进口原料油后,不能自行利用、公开销售,只能定向销售给国有石油炼油企业。有的企业由于没有油源,只得以进口和国内采购的燃料油为主,不能充分满足生产需求,增加了油品质量升级成本,企业难以承受。”一位负责人说。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这些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按照油品升级时间表做好相关工作。“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全面打赢山东省的油品升级攻坚战。”乔法兴说。

 
关键词: 原油 成品油 石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559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