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大健康产业,给医药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制药企业要如何走好兴盛之路成为了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把质量惠民作为发展主战略,成为药企强大的重要因素。
药品的质量是制药企业生产药品的最基础的保障,同时也是一个药企的信誉。中国医药产业却大而不强——4700多家制药企业尚无一家进入世界制药50强。即便是从仿制药的角度而言,中国企业距离Teva、山德士等国际仿制药巨头也有不小的差距。进入国际市场是众多中国制药企业的理想,与其他国家的制药企业相比,中国药品价格已经极具竞争力,很多药品的价格甚至不足一分钱一片,但是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很多中国企业难以进入WHO以及各类慈善基金这类非常注重性价比的机构的采购目录中。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已有139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这将是中国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首仿”和做好品牌仿制的良好机会,中国企业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有机会从中国走向世界,分享这块巨大的蛋糕,完成从“大”到“强”的转变。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由价格来衡量,质量是关键。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框架和招标等医药政策,充分考虑了大多数民众有药可用的最基本要求,但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用于提高药品质量的研发资金来源、不良反应监测和医学信息服务成本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中国制药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容易产生质量和药品安全的隐患。
以质量作为强企的手段,药企就应该使药品质量保障工作应贯穿从生产到药品上市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涵盖制药价值链中的四个重要环节——生产、临床验证、药物警戒、医学信息与医学事务。
企业作为药品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者,应当为不断提高药品质量而积极努力。将品牌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严把药品研发、采购、生产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