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2013年西药类产品进出口增幅双创四年新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8 15:58:18    来源:中国医保商会    浏览次数:111    评论:0
导读

  2013年,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医药外贸中地位举足轻重的西药类产品进出口额为511.65亿美元,占比从2010年的63%持

  2013年,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医药外贸中地位举足轻重的西药类产品进出口额为511.65亿美元,占比从2010年的63%持续收窄至2013年的57%。

  其中,出口额为287.0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仅3.21%;进口额为22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6%。进口和出口增幅均创下四年来的最低点,都较医药整体的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长率减少约3.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继续收窄19.05%,金额为62.48亿美元。

  出口

  受传统市场增长放缓拖累

  2013年,我国出口西药类产品数量为724.5万吨,同比增长7.12%,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势头;均价则出现3.65%的同比跌幅,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充分反映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月度数据来看,2月份和9~10月份为两个低谷。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出口金额为全年最低,仅19.71亿美元,增速降到谷底(-1.17%)。9月,出口数量出现全年唯一一次负增长,造成该月出口额同比减少4.58%。10月,出口数量反弹,却受到均价下跌拖累,该月出口额仅同比微增0.01%。均价方面,仅1月份和11月份有2%左右的同比上扬,其余月份均为下跌态势,跌幅在0.4%~9.5%。

  传统市场依然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对亚欧两大洲的出口额占比为71%,但增速放缓成为拖累,同比增长率分别仅4.99%和2.1%;对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表现更差,同比分别下降1.29%和9.45%;对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额增速相对较快,分别为8.46%和9.17%,但仅34亿美元的规模对于挽救整体颓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不过这两大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非常值得关注。

  印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我国西药类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国,出口额达38.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8%。美国则首次从榜首位置跌落,屈居第二,-0.73%的同比负增长是其被印度超过的主要原因。日本、德国、韩国、荷兰、巴西、西班牙、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分居3~10名,除对巴西出口额同比增长7.05%的成绩较为优异外,对其余7国的出口增长率均低于3%,甚至为负增长。对印度、巴西出口的较高增幅和对发达国家的较低增幅,说明在产业链上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高低互补,与印度等竞争对手各有侧重。

  共有10398家企业经营西药类产品出口业务,比2012年减少174家。民营企业一直是主力军,152.7亿美元的出口额使其占据我国西药出口的半壁江山,6.22%的同比增长率更是维持西药出口增长的支柱。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活力减退,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8%和3.11%。

  在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企业榜单中,上海怡世翔物流有限公司、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廊坊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横店普洛进出口有限公司占据前十名,合计占比仅为10.17%,集中度低的现状仍未改观。

  出口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原料药占比依然很大,235.98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82.2%的比重,比重略有下降。西成药和生化药分别出口27.11亿美元和23.97亿美元。三大类别均量升价跌的形势令人担忧,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出口数量分别同比增长6.89%、13.79%和6.78%,均价则分别下跌3.98%、7%和0.61%。具体来看,仅有青霉素类原料药和制剂、头孢菌素类原料药和制剂、麻醉用原料药、激素类和维生素类制剂等几个品种出口同比增长率超过10%,出口均价同比增幅超过10%的品种更少,原料药中的激素类、四环素类、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西成药中的激素类、青霉素类等品种包含在其中。

  进口

  量减价涨青睐欧舶来品

  2013年,我国进口西药类产品数量同比减少6.93%,但均价大涨20.09%,形势与西药出口截然相反。进口价格的水涨船高,说明我国高端医药的消费能力提升,也预示着国内存在巨大的高端医药消费市场。

  从月度数据来看,仅2月份和6月份出现进口额下跌,尤其2月份,跌幅达17.38%。其余10个月份都是增长,最大涨幅高达51.82%。量跌价升的进口形势普遍,仅1月、8月和10月出现数量同比增加,6月和10月出现均价同比下跌。

  我国进口的西药类产品依然主要来自欧洲,14.16%的同比和64.48%的占比使其优势地位无可撼动。亚洲和北美洲位居其后,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8%和7.45%,其市场份额正不断被后来者所蚕食。后来者包括拉美和非洲,两地金额虽小,但增长强劲,同比增速均超过30%。

  欧洲国家在我国进口来源国榜单中全面开花,在前10强中占据8席,20强中占据12席。其中,德国以34.74亿美元拔头筹,同比增长33%,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瑞典和英国也超过10亿美元。仅美国和日本两国以非欧洲国家挤入前十强榜单,分列第2位和第6位,但同比增长率仅7%。

  从事西药进口业务的企业数为6839家,比2012年增加143家。三资企业进口额占比仍然超过六成,阿斯利康、罗氏、诺和诺德、诺华、辉瑞、拜耳等继续保持领先;国有企业进口额同比增速24.28%,表现突出;民营企业同比增幅仅3.36%,份额下滑。

  三大类别产品中,西成药占比最大,108.89亿美元的进口额几乎占据一半,均价同比增长14.4%,数量却减少4.85%,进口额同比增速为8.86%,低于西药整体水平。原料药位列其后,进口额7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44%;数量同比减少7.19%,而均价上涨12.52%。生化药增长最快,同比大增41.98%,进口额达到38.96亿美元的新高;量价齐升,增幅分别为4.62%和35.7%。

 
关键词: 西药类产品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180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