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石油化工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现,今年年初以来,石油化工各子行业利润和收入表现不同,其中化学矿采选业位于各子行业之首,1至5月累计实现行业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9.43%;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业以95.71%的利润增长居行业利润增长排名第二,钾肥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了80.01%,排名第三;涂料、油墨、颜料制造业以55.91%的利润增长居行业利润增长排名第四,虽然去年同期油价也较高,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长仍然达到了52.61%,说明高油价并没有太多抑制石油消费,油气开采业仍然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速。化学纤维制造业因受高油价影响,1至5月累计行业利润下降了91.53%,排名位于倒数第一,合成材料制造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也都出现了较大利润下降,分居倒数第二和第三。综观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业绩表现不同,分化严重。
上市公司表现相同的运行态势:G 沈化、G黔轮胎、攀渝钛业、G川化、G蓝清洗等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而黄海股份、马龙产业、G吉纤、沧州化工、武汉塑料等公司业绩下降超出了100%,许多公司由盈利步入亏损。
2006年一季度,世界油价的代表美国西德州轻质原油(WTI)平均价格达到63美元/桶,较去年同期平均价格上升了近40%。进入二季度,伊朗核问题不断升级,国际油价在4月21日更是创出了75.17美元的历史收盘新高,而且目前还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WTI油已高达78美元之上。石油下游行业处于石化产业链的下游,以基本石化产品为原料,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大,对原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当前,油价高涨已是不争事实,石油下游行业的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其产品价格传导能力,产品价格传导能力强则有利于向下转嫁高油价压力,反之,则不利于向下转嫁压力。如有机类化工产品受下游建材、医药行业需求较强且价格承受力较大,向下游传导较快,涂料、颜料、橡胶制品等子行业受高油价影响较小,利润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而化学矿采选业和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业更是受益于高油价,因为油价的升高直接拉动化学矿产品价格并使各大石油公司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从而带动相关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故江钻股份业绩可继续看好。化学纤维制造业与合成材料制造业因价格很难向下游传导(生产企业多,相互竞争的结果),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如1至5月,全国合成材料制造业完成利润总额43.04亿元,同比下降30.81%,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0.81亿元,同比增长120.15%,有333家合成材料制造企业亏损。
解铃还需系铃人,石油化工行业冰火两重天的运行格局形成原因是高油价,油价不退,石油化工行业冰火两重天的运行格局只能愈演愈烈。数据表明,高油价并没有抑制石油消费,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长达124万桶/日。欧佩克在最近的报告中预计中国今年的石油消费将增加50万桶/日,达到700万桶/日,比上一次预测调高了2万桶/日。进入6月份以来,连续的高温使中国不少地区提前进入了用电高峰,广东、上海等地都创下了最高用电负荷量,6月30日全国电价全面上调更是有力支撑了石油消费。
海关数据表明,虽然中国进口到岸油价的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已经稳稳地超过60美元/桶,而去年的平均成本才大约50美元/桶出头,但高油价没能阻止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今年5月份原油净进口量创单月最高记录,达到1228万吨。虽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周边各国,但成品油净进口量5月份增幅仍高达38.5%,包括原油净进口的增长,成品油、液化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增长率也达到21%。由于高油价没有抑制美国和中国等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在消费高峰,地缘政治、炼厂问题和天气构成石油供应三大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将国际油价不断推向更高的历史高位。受高油价影响,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原料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产成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很难向下游传导,此类企业中的多数公司业绩下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化学矿采选业等化工子行业自然受益于高油价,所谓有得必有失,石油化工行业冰火两重天的运行格局将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