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节目2011年11月16日播出《棉价起伏的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
记者:翟硕明 摄像:王世庆
主持人1:欢迎继续收看,《聚焦三农》!吴桥县是有名的全国的粮棉生产大县,棉花生产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常年植棉30万亩,素有“银吴桥”之称;10月、11月本应是各地棉花收购旺季,但是今年吴桥县的棉花却大面积留在棉田里没有被采摘,那么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同期(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吴桥县,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是一片没有被采摘的棉花。现在还下着小雨,按照往常农民就应该在小雨之前把棉花抢收完,如果被雨淋了之后,棉花的品质就会降低,价格就会下降,那么当地的老百姓为什么没有把棉花采收呢?
解说:吴桥县是闻名全国的棉花百强县,常年植棉30万亩,素有“银吴桥”之称。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棉花都已经采摘完了,但是今年,记者在吴桥县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仍然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棉花还留在地里。在道路两边,随处都可以看到等待采摘的棉花。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张万村 村民 刘俊启):今年棉花都赔了。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李秀琴):棉花不值钱了,不值钱了就采回家放在那里。
解说:在吴桥县郑庄村村民李秀琴的家中记者看到,采摘回来的籽棉堆成了山。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李秀琴):根本赶不上去年差一半。
解说:李秀琴告诉记者,去年同期棉价达到了7元一斤,看到这么高的棉价,李秀琴去年扩大了种植面积,把家里的8亩地都种上了棉花,期待今年大赚一笔。然而,从今年3月份以来,棉花价格一路走低,现在当地收购棉花价格一路下跌至3.2元一斤,这让李秀琴措手不及。
解说:李秀琴今年底收的籽棉总共有4000多斤,到现在一斤也没卖。现在屋子都成了堆棉花的仓库。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李秀琴):一斤也没卖,都在家里搁着。
解说:同村种棉花十多年的郑福清今年种了10亩棉花,每亩产量有400多斤,但是丰收并没有给老郑带来多少喜悦。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郑福清):不到4元钱就不能卖,不够成本。
解说:记者看到老郑家里也堆满了未出售的籽棉。说起让人找摸不透的棉价,老郑也是一肚子苦水。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郑福清):现在都种棉花不如种小麦和粮食。
解说:老郑告诉记者,去年棉价是他这辈子没有见过的高价,由于前几年棉花价格一直不高,去年家里种植棉花只有两亩,老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郑福清):去年这时候6元多钱一斤,快到7元钱一斤。
解说:看见去年棉花价格上涨,老郑决定扩大种植棉花的面积,把家里十几亩地全都种上了棉花。在老郑的起早贪黑的细心照料下,棉花的长势也没有让他失望,正当全家人翘首盼望丰收时,棉价却在今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打碎了一家人的美梦。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郑福清):基本上价格掉一半了
解说: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籽棉,老郑心急如焚,如果棉价还不回升,屋里这些存货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解说:记者在吴桥县走访了解到,由于今年棉花收购价低,多数村民家里都囤积着棉花,棉农只能持棉观望。
同期(记者):今年棉花采下来你卖了吗?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张万村 村民 张华向):没有,不好卖。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郑芙蓉):赔钱,放在家里也不卖。
解说:据了解,快速上升的物价和人工费用已成为压在棉农肩头的重担。有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棉花最多只能收获350斤。一亩地中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需要500元,每亩土地承包费用500元。再加上地膜、水电、人工等开支大约在1500元左右。低廉的棉花价格让今年种植户血本无归。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民 李秀琴):肥料涨钱了,药业涨钱了。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张万村 村民 张华向):投资大,各种肥料投资都大。
解说:走访中记者发现,滞销和价格低迷在吴桥县其他棉花产区也同样可见。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郑芙蓉):今年的棉花我还没卖,在屋里放着。
同期(记者):在我身后棉田里干活的郑大娘已经都70多岁了,据她介绍,今年曹洼村棉农的情况和她家的情况一样。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张慧珍):采完放在家里,在屋子里。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党委书记 李献明):现在老百姓的棉花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存着了,他不能卖,卖了以后就赔钱。
主持人2:2010年至今,在短短的一年之间,棉花价从“山顶”掉到了“谷底”。去年同期,棉花正在“过山车”的最高点,籽棉价格每斤超过了7元,但如今,每斤3.5元都不一定能卖出去。棉花价格下跌,是否意味收购商和加工企业都在赢利呢?
解说:今年棉花价格的低迷,也使得多数村民家里都囤积着棉花,棉农只能持棉观望。当地棉花收购商对此也是头痛不已。记者在公路边遇到了棉花收购商王怀玉。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收购商 王怀玉):不好交现在,今天这些是3.7元钱一斤收的,到棉站还不知道卖多少钱,没准了基本上弄好还得赔钱现在。
解说:王怀玉告诉记者,由于棉价低,一天最多能收1000斤。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收购商 王怀玉):原先有一天收两趟,现在好几天碰不见收一趟,不好收。
解说:王怀玉在当地已经做棉花收购商8年了,在他看来棉花价格忽高忽低让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收购商 王怀玉):就是拉一趟赔一趟基本上现在是,收3.7元钱一斤到棉站交3.6元钱一斤。就出现这种情况,你看这都是拉回来的,卖不了了赔钱。
解说:在吴桥县于集镇的一家收棉站,记者看到,收棉商的车寥寥无几。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经纪人 刘文益):一天就能收500斤到600斤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经纪人 高金忠):去年这里生意好,今年不行了。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经纪人 刘文益):收3.8元钱一斤,卖给他这里是3.9元钱一斤,就挣一毛钱利润。
解说:吴学清是这家棉站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由于收棉价格低,今年他的棉站收棉花非常困难,更别谈什么利润了。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收购商 吴学清):有点利润了,能收了,前几天根本不能收。
解说:从吴学清口中记者得知,几年前整个吴桥县有100多家棉站,而如今,只剩下不足20家。而他的棉站现在也在苦苦支撑着,看着棉站,老吴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棉花收购商 吴学清):我做这个行业有7到8年了,我认为棉花生意好做,但是做起来是不好做,都是黄了、赔了。
解说:棉价的忽涨忽落,不但让农户无所适从,就连棉纺企业也身陷困境。李益潭是来自我国台湾的一位纺织商人,几年前,他就在当地做起了纺织企业。
同期(山东省沧州市吴桥县某纺织公司 负责人 李益潭):去年我们是挣钱的,今年就不行了,今年大部分涉棉企业都是赔钱。
解说:李益潭告诉记者去年棉价疯涨,也抬高了棉纱价格,但今年棉纱也跌价,这让企业难以为继。
同期(山东省沧州市吴桥县某纺织公司 负责人 李益潭):对我们加工厂来讲并不占有特别好的优势,因为售价跌得比原料价更凶。
解说:李益潭的企业在当地也是一家大规模棉纺企业,每天的产量约为20吨,如今,卖掉20吨的棉纱就要亏损6万元左右。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既不敢买棉花也不敢大量生产棉纱。
同期(山东省沧州市吴桥县某纺织公司 负责人 李益潭):原料价格差了1万元,纱价可能差到1.1万元到1.2万元。对我们来讲,我们没有得到什么利润。
解说:在吴桥县,记者看到如今许多纺织厂房里静悄悄的,企业已停产了1个月。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棉花加工企业也严重亏损。棉价波动使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
演播室3:大起大落的棉价不但让相当数量的棉花砸在了棉农手里,而且直接影响了棉农们种植棉花的信心,有部分农户就减少了种棉面积,更倾向于改种玉米、小麦或者外出打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起伏不定棉价呢?
解说:棉花在我国是仅次于粮食的重要经济作物。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棉花种植期长达6、7个月,棉农普遍认为种棉不但费时费力不挣钱,而且价格还不好把握,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并不高。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张慧珍):涨涨价,种棉花的农民还有点信心是吧?要不种着没劲。
解说:2010年9月初,我国内地的新棉花刚上市,均价才18000元一吨,仅二个月后价格就蹿高到31000多元,涨幅超过73%,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从今年的8月3日开始,棉价从每吨30000多元的高价位一路下跌,目前已经下滑到不足每吨18900元。纺织企业采购态度消极,棉企纷纷降价销售,皮棉市场成交清淡。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今年这个棉花市场出现了一些很大的变化,整个的市场价格包括收购价格大幅的下降,像河北一些地方可能就到了7元钱一公斤。
解说: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产棉第一大国,中国也是当之无愧的纺织大国,2010年中国纺织业的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纺织出口总额为212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成四左右。然而,近年来受欧美经济波动影响,棉制品订单减少,而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之下,来到中国的订单就更少了,这也是导致棉花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那么近几个月环比、同比出口额都是下降的,那么由于需求不旺,就是导致我们的上一道环节,棉花的收购销售都不很旺盛。
演播室4:随着棉花由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在2010年的金融市场成为带领大宗农产品涨价的领头羊,到如今价格一路下滑,棉花产业遭受了一次“洗礼”。那么企业和棉农要如何转变思路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呢?
解说: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我国多数农户没有规模种植,这些都导致了全国各地养种棉的无序发展。仅2009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就从7778万亩知道现在的8018万亩。产量也从664万吨到现在的728万吨。更多农户盲目地扩大了种植面积,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郑庄村 村党委书记 李献明):所以说今年棉花种的多,就是因为去年棉花价格高,今年所以才种棉花。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我们国家特别棉花种植,它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而且就是看当前的价格,今年价格高一点我明年就多种一点,明年价格低一点就少种一点。
解说:此外,种植户缺乏棉花市场的信息,什么赚钱种什么,没有计划种植也是棉农无法抵御市场寒流的重要原因。
同期(记者):棉花价格市场行情你们不了解吗?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郑芙蓉):不知道。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张慧珍):光知道来收棉花什么价格。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各个政府部门也好,行业协会也好。应该给农民搭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让农民能够及时的了解,不光是国内还包括国际的一个大的形势,能够从长安排自己的种植。
解说:在棉价波动的不利形势下,当地政府也在积极的为棉花寻找销售渠道。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副县长 张超):寻求各方的努力,呼吁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解决我们这方面的难题。
解说:在当地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当地棉农都是都没有和当地的企业签订收购合同。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张慧珍):就是个体户来收棉花,收了以后就往厂子里卖。
同期(记者):有没有跟你签一个保护价格的合同吗?
同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村 村民 郑芙蓉):没有 没有。
解说:业内人士呼吁,面对棉价波动,不仅需要棉花产区积极寻找对策,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同期(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芳):国家给一个稳定的政策机制来保护农民,公司加农户这个建立棉花专业化作社和这个龙头企业来对接,对棉花产业也能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这么一个发展。
主持人5:业内专家表示,这两个年度棉花市场惊心动魄的大起大落,正是我们不注重长期风险分析的后果,教训惨痛。有专家提出,棉花产业链上的企业,尤其是作为中间环节的棉企必须要用宏观的眼光审视全球,按照价格波动的规律及时出货,不能只盯着眼前棉花的价格不放。而对棉农,要像实施粮补一样给棉农发放农资补贴,同时鼓励棉农成立棉花合作社降低种植成本。否则,今年的价格暴跌将导致来年种植面积大幅缩水,为农产品的暴涨暴跌埋下新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