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荣蓉日前指出,曾经是运营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的长途业务,长期以来其所占的收入份额均达20%以上,但伴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新技术的冲击和用户全新消费习惯的形成,这一最传统的固网基础电信业务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这位专家认为,我国长途业务发展目前的现状是:
一是收入增长放缓。05年,我国共实现长途业务收入1034.5亿元(不含小灵通和移动长途的业务收入),占电信行业总收入的17.8%。长途业务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停滞不前,收入同比增长率徘徊在5%左右,2月份和10月份当月收入还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平均同比增长率仅为4.7%。
二是时长增长放缓。05年,我国长途通话量(不含小灵通和移动长途的通话时长)中仍以国内长途为主,其总时长占有率在98%以上,其次是港澳台长途和国际长途,时长占有率均不足1%。长途通话量与收入一样出现了增长放缓现象,但其增长的下滑幅度明显慢于收入的下滑幅度。05年,长途业务平均通话时长同比增长率下降为21.1%,下降幅度为4.5个百分点。
三是平均单价下降。为了有效遏制传统长途业务的萎缩,减缓用户流失速度,各运营商纷纷举起降价促销的大旗,其结果是传统长途业务平均单价持续下降,利润越摊越薄。05年,我国长途业务平均单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2月份的同比下降幅度高达34.4%。由于价格不断下滑,我国长途业务面临着收入、时长不谐调性增长的局面:收入、时长的增长速度均有所放缓,但呈现明显的收入失衡,即收入的下滑速度远远高于通话时长的下滑速度。
荣蓉表示,我国长途业务面临的威胁,除了受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还承受着来自IP、移动和互联网等其他新兴业务的替代威胁:
第一IP替代。IP长途对传统长途产生了巨大的替代影响,具体体现在资费替代和通话量替代两方面,这对用户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各电信运营商为了留住用户,不得不频繁地开展打折、送话费等各种促销活动,从而直接拉低了普通长途业务的资费水平。除了资费替代之外,IP电话还对普通长途电话的话务量产生了巨大的替代,替代最明显的是国际长途和港澳台长途。
第二移动替代。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电话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移动对固定的替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入替代,另一种是话务量替代。对于固定电话运营商来说,接入替代使其彻底失去了与客户的联系;话务量替代虽然使其损失了一部分收入,但仍然保留了客户的月租费用。03—05年,我国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接入替代、话务量替代都在上升;但接入替代的上升速度比话务量替代要缓慢,即话务量的替代更加严重。
第三互联网替代。网络电话(VoIP)、即时消息(IM)等互联网应用给传统长途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IP技术的宽带电话以宽带传输网络和“IP终端”为载体,是融合了“语音”和“数据”的新型电信服务平台。即时消息(IM)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随着用户群的不断扩大,其发展速度将以几何倍数上升。在不久的将来,即时消息对传统长途话音业务的冲击将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