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通讯资讯 » 正文

我国电信市场统一通信生逢其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5 13:28:00    来源:媒体    浏览次数:278    评论:0
导读

    一方面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一方面固网潜力凸现,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之间的巨大差距很可能不会维持很久。    全球市值最大、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正在享受自己的黄金期。2006年,中国移动前

    一方面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一方面固网潜力凸现,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之间的巨大差距很可能不会维持很久。

    全球市值最大、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正在享受自己的黄金期。2006年,中国移动前六月营收达到2000多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461亿元,中国移动一家占据了整个通信市场70%的份额。

    从发展速度来看,对比2005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增长为20%,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增长率则只有4.5%和2.2%。但是,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之间的巨大差距很有可能不会维持很久。

    目前,全球最大的专业移动运营商沃达丰(VOD.LSE)正在努力摆脱困境。2005年,沃达丰创纪录地亏损了219亿欧元,除了要为过去几年激进的全球扩张政策埋单之外,移动通信市场的变化也让沃达丰感受到压力。目前,美国的移动通信价格为每分钟0.08美元,而欧洲市场的价格为0.23美元,仍旧有相当大的调整空间。

    谈到沃达丰的困境,InvestopediaAdvisor公司的观点认为,在经过几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欧洲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已经变得平和。追求新客户已经不是市场的主题,现在主要任务是如何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并从每个用户身上获得更多的收入,吸引用户更多地使用语音业务之外的增值服务。

    过去,移动运营商希望3G的到来可以提高ARPU(每用户平均贡献的电信业务收入值),但是,现在来看视频短信等3G业务远不能抵消语音业务的损失,全球移动通信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除了一些新兴市场之外,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

    而对于已经快速发展了几年的中国市场来说,移动通信增长放缓的迹象也已经出现。2005年初的一段时间,中国移动也曾经一度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目前国内重点城市的移动通信渗透率已经达到97%,增长已经接近瓶颈,中国移动正在向无线互联网和农村市场这两个新的蓝海挺进,但是,农村市场的ARPU值并不是很高,而无线互联网在技术和市场规则方面仍旧充满不确定性。

    如果固网运营商取得3G牌照,会不会对移动运营商带来实质性的挑战?很多人认为不会。因为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拥有综合牌照的中国联通就未能在全国市场给中国移动以真正的竞争。几年发展下来,双方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分析其原因,除了中国联通当时决策方面的问题之外,中国联通也没有具备固网业务,而且当时固网在业务开展方面也的确有局限性。而现在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了固网运营商新的发展机会,IPTV、网络视频等技术应用表现出了新的竞争力,虽然这些新业务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财务拉动能力。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曾经一直看好固网运营商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调任中国电信之前,王晓初掌舵中国移动时就曾经谈到,在未来的3G时代,中国移动最忌惮的是来自中国电信的竞争,而非中国联通。当时的王晓初并未细谈其原因,在王晓初来到中国电信之后,他马上就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电信真正的价值所在: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事实上,也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国外投资者迫不及待地在中国电信的股价较低的时候,开始增持中国电信的股票。不久前,澳洲银行和摩根大通就已经通过增持成为中国电信的主要股东,看好中国电信获得3G牌照之后的发展前景。

    有固网运营商的高层透露,它们的许多新业务在未来会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吸引力,固网在终端经过升级之后,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综合增值服务平台,可以在电子商务、娱乐等内容方面开拓新的潜力。几乎被人遗忘的固定电话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重新占据重要的地位。另外,电视以及其他的家电平台也让固网运营商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诸如电视上网等新业务也已在秘密的试验当中。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256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