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名企在线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资讯 » 正文

钢铁行业须“绿色发展”道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3 14:14:13    浏览次数:114    评论:0
导读

一、钢铁行业2012年至今,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复苏迟缓、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日益恶化,

一、钢铁行业

2012年至今,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复苏迟缓、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日益恶化,引发用钢量负增长、钢铁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环境严峻等问题,钢铁产业的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破解钢铁工业发展困境,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资源保障体系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钢铁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钢铁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国际竞争力强的“绿色发展”道路。

一是落实钢铁产业政策,严格控制产能过快增长。以节能环保、能耗、水耗等作为标准,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方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按照钢铁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的要求,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或企业,继续清理整顿违规项目;深入开发和应用高效均匀加工技术、洁净钢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和生产工艺升级,优化我国钢铁产品结构,推动结构调整并提高行业竞争力。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者作用,让企业成为投资决策的主体,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市场准入、环保标准等制度,对企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工作给予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税收优惠,尽快清理阻碍钢铁企业在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中的各种收费项目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继续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实施优势企业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导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尽快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机制,消除影响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性障碍,确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向与重点,妥善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利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兼并重组政策。

四是扶持国内矿山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在支持国内矿山企业发展方面,通过降低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国内矿山企业生产成本;鼓励优势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加强绿色、安全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打破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地位。在鼓励矿山企业技术进步方面,研究开发低品位资源、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工艺,增加可利用的铁矿资源量,提升混合矿的利用程度与综合效益。在拓宽我国钢铁企业的融资渠道方面,打破所有制限制,实行投资和融资多元化;统筹考虑矿山生产与建设,允许矿山资金捆绑使用并考虑开发周期的综合效益;增加矿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堤内损失堤外补,增强矿山自我发展能力。

二、有色金属行业

2012—2013年上半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色金属行业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产品结构、技术装备水平、行业集中度、产业布局、进出口结构均有所改善,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对此,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完善有色金属行业管理。适应有色行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尽快修订铜、铝、铅锌等行业准入条件,研究制定海绵钛、锆冶炼等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加强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等政策的衔接,依靠实行差别电价、调整税收及出口退税等经济杠杆,严格控制产能总量扩张及初级产品出口,禁止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容量有限的中东部地区新增电解铝产能;建立健全有色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尤其是加强对电解铝和稀土行业的监测,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

二是积极推进化解有色金属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体系,促进建立以市场竞争性为主、政策为辅的有色金属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近期应以电解铝行业为重点,做好淘汰产能任务分解落实和检查考核工作,研究利用差别电价、水价格等经济手段,提高要素成本,促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退出。

三是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进步。强化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新技术、新产品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成果奖励标准,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四是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结构。鼓励进口有色金属资源和产品,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及初级深加工产品出口;积极推动制定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尽快建成一批境外资源基地,提高国内资源保障水平,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工业园区,促进国内过剩冶炼产能产业转移。

三、建材行业

虽然在国家有关部委、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及建材各相关协会的协力推动下,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受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建材企业还未走出困境。特别是日益强化的环境约束和外需持续低迷成为建材行业必须要应对的挑战,建材行业重塑辉煌还尚待时日。一是产能过剩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化解将延缓建材行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产品发展滞后影响行业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三是日益强化的环境约束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阻碍企业转型提升。

针对建材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要创新抑制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工作机制和手段。一方面,在适当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的同时鼓励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建材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淘汰落后标准,并根据制定的标准推进落实淘汰落后工作;另一方面,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以市场竞争性为主、政策为辅的建材行业去产能的长效机制。重点针对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建材行业兼并重组。一方面,要坚决禁止各地阻碍大企业集团对本地水泥的并购重组和各种保护行为,促进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另一方面,要以河北、广东、江苏、山东等水泥、平板玻璃重点产区和环境敏感区为突破口,重点支持这些地区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一批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

三是加快发展新型绿色建材产品。2012年年底以来,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严重大气污染为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提供了难得机遇,因此要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加快发展新型绿色建材产品,扩大绿色建材需求,壮大绿色建材产业。通过《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和激活绿色建材产品消费,促进建材产品结构调整。梳理建材行业标准体系,制定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并结合行业准入、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要求修订重要行业标准,利用先进标准鼓励行业创新,促进建材行业绿色发展。

四是加强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监测管理。必须做好对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监测和管理:一要加强日常的建材行业运行监测,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随时发现并化解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二要加强对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增强对因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而下岗失业的职工的责任关怀,鼓励其再就业或创业;三要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自律促进这些行业自觉进行结构调整。此外,还要做好《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后续工作,为建材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做好准备。

 
关键词: 钢铁行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mqzx.com.cn/show-1466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7211号-17